湖北竹溪抓实“林长制”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竹溪县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近年来,竹溪县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完善“林长制”“河湖长制”运行机制,林水共治,林长引领,推动“林长制”到“林长治”,建立“一长多员”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林业产业精准发力,管理模式探索创新,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做、责有人担的全民参与护绿、护水新局面。
筑牢根基 提质增效
竹溪县把林长制改革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实践,不断实施林业高质量发展。出色完成省、市级下达造林任务111077.38亩,其中:人工造林14411.99亩;退化林修复84165.37亩,封山育林12500亩,水保设施52处。完成林相季相改造37500万亩,“五大区域绿化美化”400亩,全县15个乡镇和8个国有林场结合产业基地建设、村庄绿化、四旁植树等完成义务植树110万余株。完成3个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实现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双增长”。湖北省十堰市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生态治理项目正在全面推进。创建了4个“富美林场”3个“两山”基地,并实施了百草堂大产业基地及竹产业、森林改培、国际漆艺村、岱王沟景区开发、八卦山森林度假村旅游区等一系列林业重点项目。双竹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称号,岱王沟林场、八卦山林场、偏头山森林公园先后获批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名单。
建立体系 完善制度
按照省市县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完善的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实行了县级林长负责竹溪全域,县级副林长联系乡镇、场、局,乡镇级林长联系到村,村级林长协调生态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网格区域管理模式。完善林长制区域划分,明确了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区域,划分为28个网格307个管护片,压实2800名生态护林员管护网点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确保森林资源管护不留死角。加强“林长+检察长”示范区域建设和“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建设,以双竹林场为示范,建立生态警务室,落实“两长”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竹溪县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生态护林员的聘用、管理、考核、监督办法,改变生态护林员由原来的镇聘、站管、村用为现在的镇聘、站管、站用的模式,彻底解决了生态护林不能专职护林被挪作他用的现象。
健全机制 加强考核
竹溪县构建了分级负责的党政领导体系,县级林长深入各责任区域督导调研,乡村两级林长赴各自责任区协调解决问题。构建了林长办统筹协调的运作体系,针对乡镇林长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和森林督察问题整改不到位等方面,以工作提示单和督办函的方式加大整改力度,并提请县级林长进行专项督办。构建了奖惩分明的考核体系,县委、县政府将林长制改革纳入全县绩效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组织专班进行考核评分。全年各级林长聚焦春季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除治等林业重点工作,累计巡林9120次,解决重难点问题26个。
规范程序 探索创新
竹溪县创新“林长+护林员+执法员”护林机制,实行网格化护林,把全县林地划分成28个网格,划分区域确立各级林长、专职护林员的责任区域。实现信息化监督,搭建了县级林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所有护林员使用巡护App巡山打卡。创新“人防+物防+技防”森林防火体系,共组建专业扑火队伍25支200余人,成立森林防火指挥中心1个,配备指挥车、无人机、森林消防移动水泵、巡山护林摩托车等消防设备,安装视频监控60处,重点林区路口语言警示器(无线传输)40个,基本形成“天上有卫星、空中无人机、林区有监控、高山有瞭望、地面有摩托”的“空天地人”全方位监测预警模式。明确县、乡、村、护林员队伍四级联动联防职责,实现零火情、零火灾目标,森林火灾过火面积控制在0.9‰以内。